欢迎访问!详细介绍各类轻质隔墙板的优势和不足让您只买对的不买贵的!
网站地图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 联系我们

手机:15515532955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预制隔墙板的监理细则是什么

发布日期:2022-12-17 22:55:21 浏览次数:

预制隔墙板的监理细则是什么

我也是做隔墙板的,现在很多工程监理都不知道安装后墙板应根据什么来验收
,因为现在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隔墙板的验收检测标准,也因为隔墙板业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,据了解要到当地的建设厅给你出具一个认可的安装图集。

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

门窗工程:
A、 查材料及五金配件的产品的合格证、性能检验报告,进场验收记录、复试报告、准用证或生产许可证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,特种门窗及其附件的生产许可证,外墙门窗的“三性”试验报告。
B、 铝合金门窗型材质量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。一般情况下,窗的铝型材壁厚不小于1.2mm,门的铝型材厚度不小于2mm。
C、 橡胶条、毛刷条、密封条以及玻璃等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或相关标准的规定。
D、 门窗制作安装前,应对门窗洞口尺寸进行核实,与土建专业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实际尺寸后,方可进行加工制安。
E、 彩铝门窗的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,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。
F、 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,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。
G、 窗框位置、对角、对边尺寸和正侧面垂直度,门扇平整度、门扇与墙地面间留缝符合规范规定。
H、 木料防腐、防火、防虫处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。
I、 缝隙的嵌填饱满、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四周5—8mm宽,深2-3mm的凹槽的密封胶密封,其表面应光滑、顺直、无裂纹。
J、 玻璃的品种、规格、尺寸、色彩、图案和涂膜朝向以及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,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,单面镀膜玻璃的镀膜层和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应朝向室内,中空玻璃的单面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,镀膜层应朝向室内。
K、 门窗安装必须牢固、预埋件和连接件,应是不锈钢件或防锈处理金属件,连接件的厚度不小于1.5mm,宽度不小于25mm。连接件应两端均伸出铝框予以内外锚固,混凝土剪力墙可采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,砖砌墙体可采用预埋混凝土块,采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,固定点的位置为框边角180mm处上下各设一点,然后以此为起始,间距不大于500mm;
L、 固定玻璃的钉子或钢丝卡数量、规格应保证玻璃安装牢固,但不应在腻子表面显露,腻子应填抹饱满,粘结牢固,腻子边缘与裁口应平齐;
M、 带密封条的玻璃压条,其应与玻璃必须全部贴紧,压条与型材之间应无明显缝隙,压条接线应不大于0.5mm,成45°角,用密封胶封严,并应使密封条与玻璃、玻璃槽口的接触紧密、平整;
N、 玻璃表面应洁净,不得有腻子、密封胶、涂料等油渍,中空玻璃内外表面均应洁净,玻璃中空层内不得有灰尘和水蒸气。
涂饰工程:
A、 设计图及其说明以及规范规定要求实施。
B、 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。
C、 基层处理应保证涂饰质量,腻子平整、坚实、牢固、无粉化、起皮和裂缝。
D、 砼或砂浆的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%-10%,基层含水率≤12%。
E、 厨卫间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。
F、 观感质量应涂饰均匀、粘结牢固,不得漏涂、透底、起皮、反锈,不同材料衔接吻合,界面清晰,套色,花纹,图案应表面洁净,不得有流坠,纹理和轮廓清晰美砚。
重点部位(关键工序)检查内容:
1、 楼地面工程:基层的清洁、标高、坡度、厚度及其表面的平整度;基土土质、夯实度及其含水量;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安装及找平层的处理;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地面的坡度及防水隔离层;细石混凝土配合比;地面标高、厚度及其平整度。
2、 抹灰工程:基层处理(螺栓洞眼的处理及粘结剂的施工);抹灰厚度;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;砂浆配合比的计量;护角、孔洞、槽、盒周围的抹灰;“四角八线”的平直及方正;抹灰工程的外观质量;不同材料基体交接措施。
3、 门窗工程:门窗制作与安装;预埋件和锚固件的位置、防腐和安装牢固程度;软填料及密封胶的填嵌;门窗扇的安装和开启灵活性、方向正确;“五金”配件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及其门窗使用功能。
4、 饰面板(砖)工程:饰面板安装的预埋件、连接件的数量、规格、位置、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;饰面板安粘结、勾缝、找平、防渗的处理;有排水要求部位的滴水线(槽)的制作。
5、 涂饰工程:基层的处理;涂饰工艺;涂饰外观质量。
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内容:
1、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、性能报告、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。
2、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。
3、 特种门及其附件的生产许可文件。
4、 施工记录。
5、 外墙彩铝门窗的“三性”检测报告、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。
6、 木门窗木板的甲醛含量。
7、 饰面板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和饰面砖样板的粘结强度试验。
8、 外门窗的喷淋试验记录。
9、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。
10、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。
11、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。

预制内隔墙施工有什么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?

(一)吊装施工流程

预制内隔墙板进场、验收→放线→安装固定件→安装预制内隔墙板→灌浆→粘贴网格布→勾缝→安装完毕.

(二)技术要点

1.施工前准备

对照图纸在现场弹出轴线,并按排板设计标明每块板的位置,放线后需经技术员校核认可.

2.内填充墙的吊装

(1)预制构件应按照施工方案吊装顺序预先编号,严格按照编号顺序起吊;吊装应采用慢起、稳升、缓放的操作方式,应系好缆风绳,控制构件转动;吊装过程中应保持稳定,不得偏斜、摇摆和扭转.(2)吊装前在底板测量、放线(也可提前在墙板上安装定位角码).将安装位洒水阴湿,

地面上、墙板下放好垫块,垫块保证墙板底标高的正确.垫板造成的空隙可用坐浆方式填补,坐浆的具体技术要求同外墙板的坐浆.

(3)起吊内墙板,沿着所弹墨线缓缓下放,直至坐浆密实,复测墙板水平位置是否偏差.确定无偏差后,利用预制墙板上的预埋螺栓和地面后置膨胀螺栓(将膨胀螺栓在环氧树脂内蘸一下,立即打入地面)安装斜支撑杆,复测墙板顶标高后方可松开吊钩.

(4)利用斜撑杆调节墙板垂直度(注:在利用斜撑杆调节墙体垂直度时必须两名工人同时间、同方向,分别调节两根斜撑杆);刮平并补齐底部缝隙的坐浆.复核墙体的水平位置和标高、垂直度,相邻墙体的平整度.

3.内填充墙底部坐浆、墙体临时支撑

内填充墙底部坐浆材料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被连接构件的强度,坐浆层的厚度不应大于20mm,底部坐浆强度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,每工作班组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.7mm的立方体试件,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.预制构件吊装到位后,应立即进行墙体的临时支撑工作,每个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两道,其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2/3,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/2.安装好斜支撑后,通过微调临时斜支撑,使预制构件的位置和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,最后拆除吊钩,进行下一块墙板的吊装工作。

监理细则的内容是什么

监理细则的内容包括:1. 工程(或分局部项工程特殊工艺)楷况或特点
2. 监理根据(应包括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,施工办法等)
3. 监理目的的分解
4. 监理人员职责的分工及作业策划
5. 质量,投资,进度事前事中预先控制及措施。

6. 重点部位,关键控制点的监理针对措施及隐患控制
7. 组织协调及合同,信息管理控制重点及施行细则 。
根据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》规定:对于建设工程的新建、扩建、改建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,监理实施细则应在相应工程施工开始前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,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。
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》:对于建设工程的新建、扩建、改建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,监理实施细则应在相应工程施工开始前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,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。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阅读